2011年8月8日星期一

艾未未的艺术实质

艾未未到现在为止的“艺术”作品,无不是在玩民俗,靠使用“中国元素” 掩盖他作品形式的单调乏味。从明清家具到陶瓷到茶叶,外国人心目中的“中国元
素”里他就差没用丝绸了(作为杭州人我强力推荐他下个作品用丝绸)。此外他的作品都要和政治扯上点关系,摔个罐子说是批评xx对中国文化的毁坏;汶川地
震明明是天灾,也能被他解读为xx残害幼小生灵,由此引发了他那由六千个书包组成的“艺术品”;8月初在四川被打,9月份及时地在他慕尼黑个展开幕前进
了慕尼黑的医院(说是脑出血,同时却还非常清醒地自拍自己的“伤员形象”,之后还把自己的脑部x光片当艺术品卖),一切种种造就了他在西方人心目中“民
主斗士”的光辉形象。有不少人,包括西方人,把艾未未和博伊斯相提并论,但有一点大家要搞清楚,博伊斯始终是立足于德国尝试改变德国,他可从来没有满世
界跑说德国不好,然后还靠这个赚钱。艾未未如果是真心想改变中国,就请他不要没事老往国外跑。西方人难道真的那么情系中国人民,希望我们变得民主自由?
错!西方人对中国又是仇恨又是嫉妒,中国是他们的心头之痒,而艾未未就是给他们搔痒的。
艾未未的“作品”还有一个通病,就是“宏大叙事”,这个国内很多批评家也批评过了,椅子一定要1千张(2007年卡塞尔),书包一定要6千个(2009
年慕尼黑),葵花籽一定要一亿颗(2010年伦敦),茶一定要三吨(2011年柏林)才行,越是在质量上欠缺,就越是在数量上做文章。很多人佩服他“厉
害”,但我希望这些人能够反思一下,这“厉害”到底是“艺术的厉害”,还是“金钱的厉害."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